相对而言,公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更高,但地方政府的信任度较低。图为2017年10月1日,游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在地北京新华门前拍照留念。视觉中国资料图
疫情、食品安全、恐怖主义等危机频发,使人类社会成为风险社会。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信任危机,转基因、核电等技术进步进一步加剧了各种危机,使之更加难以预测。突发事件层出不穷,让人们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期待政府加强危机管理能力。人们之所以担心这场危机,与他们对社会和政府的信任密不可分。
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一般来说,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包括两个方面:能力和合法性。一方面,政府预防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与政府的资源和应急管理结构有关。另一方面,政府在危机管理中能否获得民众的信任与支持以及社会的支持与合作。如果人们相信政府有能力和合法性来应对危机,他们就会感到相对安全,对社会问题的担忧也会减少。
在中国这样的多级政府中,公众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任度存在差异。相对而言,公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较高,而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较低。在发生非典、汶川地震等重大灾害和危机时,中央往往发挥强有力的统筹协调作用,使人民群众对中央的信任更加坚定。与中央相比,地方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时往往会暴露问题和不足,从而对公众信任产生负面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不同,人们对各级政府的信任可能对其风险认知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社会信任的角度来看,如果人们更可能信任社会中的陌生人,他们会感到更安全,对社会风险的感知也会更低。所谓逆境中的真谛,就是“患难见真情”,社会互助会增强人们应对危机能力的信心。因此,社会信任减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担忧。
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我们使用 2013 年中国 30 个省会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研究政府信任和社会信任对人们风险认知的影响。调查按各城市人口规模进行抽样,各城市分层随机抽样150~300人,共计6000余人。
为了衡量人们的风险认知,问卷包括一个问题:在您的日常生活中,您是否经常担心以下问题?答案包括刑事犯罪、交通事故、火灾/水灾、公共秩序混乱、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突发传染病(如非典、禽流感等)、黑社会势力和环境污染。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将上述风险分为两类。一类包括刑事犯罪等6项,均与公共危机事件有关;另一类包括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突发传染病3项,均与公共卫生风险相关。
为了衡量人们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信任度,受访者被要求对以下两项陈述进行评分:“中央政府发布的政策总体上值得信赖”;政策通常是值得信赖的。”每个陈述提供五个答案供受访者选择一个,即不担心、不太担心、一般、比较担心、非常担心,分别打分 1 至 5。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调查只能衡量公众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是否信任,并不能全面涵盖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社会信任通常难以衡量,因为人们可能会隐藏他们的真实想法。例如,过去的调查经常使用这样的问题:你会信任陌生人吗?为了衡量社会信任,我们使用一个有趣的问题:假设您要离开一段时间,如果有必要中国政府信任危机,您是否会考虑将您家的钥匙交给邻居以防万一?我们认为,如果受访者会考虑它,则意味着他们的社区具有高度的信任。由此得到的答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社会信任度。
研究表明,人们最担心的是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其次是环境污染,这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相对而言,公众对交通事故和传染病的关注较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主要涉及公共危机事件(如交通事故)和公共卫生风险(如食品安全)两个方面。与公共危机相比,公众更担心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不同城市的受访者对社会风险的关注程度也不同(如图1所示)。
图1不同城市人们对社会风险的担忧程度(数值越大,人们的担忧程度越高)
研究表明,与地方政府相比,受访者更信任中央政府。半数受访者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相同,30%的受访者更信任中央政府,不到20%的受访者更信任地方政府。同时,城市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信任度也存在显着差异。我们发现,只有不到 20% 的受访者在长时间离开时将钥匙交给了邻居中国政府信任危机,这表明他们所在城市社区的社会信任度较低。
我们发现,人们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越高,他们就越有安全感,尤其是在遇到公共危机时。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将缓和公众对社会风险的认知。人们越信任地方政府中国政府信任危机,就越担心公共危机。这可能与地方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不足有关,也与地方政府在应对危机时往往成为“替罪羊”有关。此外,调查使用了与政府发布的政策相关的问题,这可能影响了我们的调查结果。
研究表明,人们的社会信任程度不会影响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换言之,公众对社会的信任程度与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并没有显着相关。这可能是因为社会信任度较高的人也更担心社会风险。例如,他们可能更相信口耳相传,而不是政府的公开信息发布,这往往导致虚假谣言和谣言。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社会信任还是政府信任因素,都不会影响人们对公共卫生风险的担忧,说明信任因素在这些危机中的作用不大。
这项研究表明,人们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媒体曝光度和宗教信仰都会影响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担忧,而失业、家庭收入、婚姻状况、是否有孩子、政治派别不影响人们对风险的担忧洞察力。相对而言,女性、年龄较大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受访者更关心社会风险。
宗教人士不太关心公共健康风险,而频繁接触媒体的受访者则更关心。宗教信仰可以让人内心平静,让人更加相互支持,这可能会让人们更容易感到安全。危机事件往往通过媒体披露放大社会风险,因此经常浏览新闻的人会感到更加不安全。
本研究表明,民众普遍信任中央政府,进一步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有助于减轻民众对社会风险的担忧中国政府信任危机,增强民众的社会安全感。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成立应急管理部,有效整合了以往分散在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职能。
(原文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马亮和挪威奥斯陆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汤姆克里斯滕森共同撰写。出版信息如下: Ma, L., & Christensen, T. [2018]. Government Trust, Social Trust, and Citizens' Risk Concerns: Evidence from Crisis Management in China. 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 即将出版。马良。)
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