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 > 手赚资讯 >
来源: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
2022-08-19 10:47 浏览: 分类:手赚资讯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大赛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简称“大赛”,XJTLU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ing Innovation Award)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领导与教育前沿院(简称“西浦ILEAD”)承办,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支持,旨在发现并奖励一批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理念的高等院校的老师,传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创新举措。大赛通过帮助教师梳理个人教学创新思考、提供多重展示的机会,为教育创新者构建分享、交流、学习、成长、共创未来的平台,进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所有热爱教学创新探索的老师们,组委会将逐一分享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获奖选手的教学创新案例,为教育创新者们带来更多交流、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本期分享的是第六届大赛年度教学创新三等奖获得者、来自湖南大学鲁佑文老师的《新闻评论》。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教学创新案例分享

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新闻评论

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上课学生数:90-110人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教学创新特色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教学最大问题是将新闻评论理论转化为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并促成学生养成新闻评论写作习惯。为此,师生在进行新闻评论理论学习的同时,借助新媒介技术,开设新浪微博帐号或个人公众号,共同围绕新闻评论选题做新闻评论;在各自网络平台公开发表,且师生时时互动或与网民社会互动,由理论入实践,由课堂到课外,由线下到线上。

课程目标

学生既习得新闻评论理论知识、理论素养和新闻评论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将新闻评论写作知识、技巧和理论转化为新闻写作能力,且养成新闻评论写作的专业兴趣与自觉——面对每日发生的新闻事件,应用评论写作中惯常的批评思维、经验思维、求新思维和开放思维等思维方式,能习惯性地“发现和质疑”,对新闻作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进行专业性的新闻评论。这样就能够较好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流程

1.“言传身教”,激励一届又一届学生

《新闻评论》课程涉及到专业基础理论,包括从“史”的维度梳理新闻评论的文体演变过程及发展规律,又包括当今新闻评论体裁、类型及各自特点,还包括新闻评论这种文体独特的题目——标题、选题、立论与论证结构——包括其内涵、类型、基础、样式及要求,还包括新闻评论文体论证的思维逻辑及语言应用。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讲授内容既涉及庞杂的专业基础理论,又特别注重用专业基础理论强化评论写作实践。为讲好此课程,不能将理论学习与评论写作实践二者割裂,而应将二者有机融合,使其相辅相成,共融共生,共同提高,且忠于评论写作实践(目标与旨归)。

一方面,在讲授新闻评论写作理论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广种博取”,介绍与新闻传播学特别是与评论写作有关的多学科理论名著,比如经济学领域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伦理学领域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法学领域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金融领域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等,以此引导学生们读多学科领域的经典著作。

另一方面,为培养学生们评论写作兴趣,自己以身示范,于2011年5月22日实名认证开通新浪微博,几乎每日写作新闻评论至今,中间几无间断。在个人新浪微博平台上,坚持每日写作时事评论近10年之久,评论选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情感、军事、思想与意识形态等众多领域。

如今,鲁老师的个人新浪微博平台每日吸引10万-60万网民阅读我的时事评论。10万+的评论文章相当多。个别评论文章被人民日报登载、转发。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在鲁老师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与带动之下,每一届学生越来越多地纷纷开通新浪微博个人帐号或个人公众号,逐渐培养起学生们的评论写作兴趣。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写作,其中的一部分学生评论写作水平日益提高,相应地,其多学科理论素养也逐渐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学习评论写作的兴趣上来后,他们会自觉地学习多学科理论知识,并不断地进行评论写作实践,并在不断累加的小小收获与成功中尝到甜头,更加努力地进行写作,并由兴趣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时下,评论写作能力与理论修养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师生教学相长,在长期互动中相互砥砺,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与成长,并收获各自的快乐。

比如,有的学生在公开的网络平台上,写得得意的评论作品,会获得网民社会的诸多点赞、评论、转发,获得越来越多的粉丝、人气和流量,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2.促进教材改革,撰写实训教材

首先鲁老师与对口联系单位湖南日报理论部取得联系,得到其认同与实践层面的支持。其次是根据湖南日报理论部对之前设计好的课程框架与改革思路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再次对其进行进一步修正,做到尽可能的完善,力争达到预期的教学改革目标。最后是撰写实训教材,强化该实训教材的应用性、实践性、训练性、案例性、分析及观点的多元性。具体步骤是:

一是在创新教育方面,做好湖南日报评论部基地建设。

将湖南日报评论部建设成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新闻评论方面的创新训练中心,配合湖南日报的日常评论题材对象与内容,并以学科竞赛的方式,将新闻评论写作中脱颖而出的部分优秀作品登载在湖南日报评论板块上,以此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新闻评论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敏锐观察与思考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在评论写作方面的技能与写作水平。

二是为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加强教研教改、教材建设。

为提升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新闻评论》的教学水平与效果,必须加强教材建设。为此,鲁老师一方面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这些院校的讲授新闻评论课程教师充分交流,取长补短新闻作品评析考试,吸取其教学经验与有益尝试之所得。另一方面在博采众长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撰写适用于本院学生的《新闻评论实训教程》。

三是展开校媒合作,努力建设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积极开展与湖南日报评论部的合作,努力致力于打通课堂到媒体训练的特别通道,让学生能够将课堂学到的评论理论知识及时地用于写作实践新闻作品评析考试,在湖南日报这个评论版块上多出评论精品力作。

这一个方面是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定期到湖南日报评论部、理论部听取评论版、理论部的评论员和编辑的知识讲座,并接受他们的技能培训。

另一方面是,以评论写作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们自主选取新闻评论的选题与题材,进行立论与评论写作,择其优秀作品进行登载,不断激发学生新闻评论写作兴趣,训练学生敏锐的评论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是做好选拔潜在的优秀新闻评论人才培养相关工作。

借助与湖南日报评论部的合作,在学习、训练与创作基础上,发现新闻评论写作的苗子,为新闻媒体不久的将来储备新闻评论写作人才。也可从新闻传播学本科人才中择优选取其中的佼佼者,进行本硕连读,为新闻媒体培养合格的新闻评论写作人才。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3. 以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评论写作能力

一方面,鲁老师在《新闻评论》课程的评论写作环节中,开设了辩论比赛内容。辩论赛首先在年级中以海选的方式进行:老师给出辩论选题,每个同学参与辩论,并在同学中海选出正反方各四名辩手;之后在年级中开始正反方辩论,从中产生最佳辩手。老师从自己项目、课题中拿出部分资金给予相应的奖励。

这一比赛内容很有意义:一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得到多方锻炼新闻作品评析考试,包括思维方面的,口头表达的,现场发挥的;二是培养学生学习新闻评论理论并参与评论写作实践的兴趣;三是通过竞赛,发现新闻评论写作苗子。

鲁佑文老师也鼓励学生们参加由媒体组织的新闻评论竞赛,由此激发学生们学习新闻评论理论与评论写作热情,特别是不断苦练内功——加强理论学习,勤奋写作,不间断地通过评论写作实践,提升自身写作水平。

过去一段时间至今,鲁老师组织学生先后参与由香港大公报、湖南红网、荆楚网等媒体发起的校园新闻评论大赛,学生们在比赛中得到锤炼,评论写作水平获得一定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获得奖励提升了评论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另外,鲁老师通过联系湖南本土媒体,开展学院与媒体合作,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新闻媒体的一些媒体活动特别是新闻评论实务工作,让一些优秀学子的评论作品能够见诸媒体端,一方面请一些媒体评论专家开办讲座,也激发起学生对《新闻评论》课程理论与评论写作热情,提升理论素养,开阔评论写作视野。

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学习的主要活动占课程学习的40%以上。包括课堂定向评论写作训练;课外线上自由评论写作;师生线上互动:点赞、置评、转发等活动;师生与网民互动。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课程考核方式

《新闻评论》课程,是新闻传播学专业核心课程,湖南大学要求期末考试为笔试。该课程为3个学分,分为理论学习32课时(合班进行),写作实践16课时(写作实践分班级进行)。这门课程总成绩分为3个部分:

课堂听课及师生互动20%新闻作品评析考试,写作实践40%,期末考试40%。合起来为100分。

课程的评估与反馈,一是课堂上与教师互动环节产生的大量话题内容;二是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报告;三是课堂写作训练中指定的选题写作文稿;四是线上学生公开发表的新闻评论文章,特别是与教师与网民互动产生较大影响的评论文章。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教学创新背后的故事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Q:您做教学创新的初衷是什么?

鲁佑文:我进行教学创新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培养学生新闻评论写作兴趣——让新闻评论写作变成学生的一种专业自觉,并不断提升学生的新闻评论写作能力、水平,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培养学生能说会道,擅长写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写作及“表达”能力。

Q:教学创新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

鲁佑文:教学创新过程中最大挑战是:如何激发学生新闻评论写作兴趣,让学生与教师在线上通过“评论写作”互动起来。

为解决好这一难题,我首先要求学生开设个人新浪微博或个人公众号,建立“互粉”关系。

其次教师本人以身示范,每日围绕一些重要的新闻选题写作新闻评论,特别是围绕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新闻选题”,进行评论写作。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们逐渐开始将自己的习作公开发表在个人新浪微博上,并@老师,请老师点评。老师热情评论并点赞,开始一段时间是以鼓励为主。这样学生们渐渐地更乐于与老师互动起来。学生们的写作热情被调动起来后,开始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点赞、互评、转发。

再次是学生或教师与网民之间的互动,教师或学生也加入其中,开始产生人气、影响力,学生们写作兴趣调动起来,逐渐进入评论写作状态。

Q:请简述您对教学创新本身的理解。

鲁佑文:教学创新,我的理解为:是教学主体通过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对原有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方式等进行改造、修正、补充、完善,促成教师与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

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网络化时代新闻作品评析考试,新媒介技术时代,借助新媒介、新技术和这些教学创新手段,进行教学创新,以实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和思维创新,实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创新和教学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教学创新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人才。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看完鲁佑文老师的教学创新实践后,您是否在教学创新上有一些启发?您是否希望了解更多优秀的教学创新案例,和这些创新者们拥有更多的交流切磋,回看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在线举办的13场教学创新线上分享及优秀获奖案例。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诚邀参加第七届大赛决赛

2022年5月21-22日,诚邀各位关注教学创新的教育同仁来第七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决赛现场,近距离观摩年度最具创新的教学案例展示,了解面向未来的优秀教学创新实践。此外,参会者还有机会与年度教学创新获奖选手面对面交流,加入教育创新者社群,与数百位教育同仁交流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届时,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组委会还将启动第八届大赛并公布赛程和相关活动日程安排,敬请关注。

请识别以下二维码注册参会。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Innovation@xjtlu.edu.cn

电话:王老师 0512-88161893

微信:请搜索XJTLUILEAD添加艾力小助手微信。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西浦ILEAD作为集支持、教育从业者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研修、教育创新全球社群运作与未来学校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机构,旨在支持学习者与教育者终身学习、支持教育机构发展组织学习能力。

在CCtalk搜索“西浦ILEAD”免费观看《联盟好课 周四开讲》优秀教学创新案例在线分享。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大赛优秀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案例分享丨鲁佑文:新闻评论

博亚体育app入口官网下载▼戳阅读原文,报名第七届教育创新年会既大赛决赛

手赚资讯
安卓赚钱苹果赚钱
阅读头条转发赚钱